
售前咨詢
400-075-1863
售后咨詢
400-688-8750

蔬東坡微信公眾號
農產品供應鏈的第一個環節就是農產品的供應。
當前,我國大型的家庭農場的數量較少,農產品的種養殖主要是由農戶完成的,銷售企業如果向農戶一家一戶地收購,企業的精力就全部陷入跟無數個農戶談判中了,而且當前我國大多數的農民缺乏合作精神,只要有收購商愿意多出1分錢都會賣給價高者。
因此,要完成農產品的集貨,還需要借助中間組織合作社完成。由合作社統一銷售,不僅可以降低農戶的交易談判成本,提高談判地位,而且收購商也因此降低了挨家挨戶收購和談判的成本,達到“雙贏”。
農產品進城“最先一公里”
收購農產品后,可通過“公交化”運營或無人機的方式直接送達縣或鄉的農產品集散地,也可直接運往城市倉。由于我國農村分布廣泛,有些農村離縣城的車程達3小時以上,如果全部采用直采直達的方式,前期運輸距離與時間比較長。因此,可選取批發市場、產地倉、自建倉等節點作為中轉場,從產地到中轉場可采用“公交化”運營或無人機送貨的方式,提高送貨效率。
農產品集散地
①產地批發市場。大多數生鮮農產品具有易腐、不耐儲存的特點,要求農產品供應鏈中的環節越少越好,但是農產品生產的分散性又使農產品在流通中不可避免地要進行一次或多次集散。這些集散并不意味著供應鏈環節的增多,而是追求農產品的品種、質量、數量與價格最大限度地適應消費者的需求。基于此,產地批發市場不僅不會增加供應鏈環節,還可以集中貨源,實現高效的物流交付和快速的進補貨,發揮中轉的功能。因此,在當前某些偏遠農村的物流體系不健全的情況下,可采取優化批發環節的方式,適當推進產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升級改造,增加產地預冷設施設備和初加工處理環節,完善農產品流通體系。
②建立第三方產地倉。在產地附近建立由第三方運營的產地倉,通過產地倉集散貨物。例如,通過公交化配送,把幾票小批量的貨物整合裝運到產地倉,經過簡單加工、清洗、包裝、預冷等作業,再由倉庫按訂單將產品分割成不同的組合,分別運送到不同的城市倉。產地倉離產地非常近,可發揮整合資源的作用。通過整合,將分散的物流合而為一,共享人、車、倉。也就是說,每一個企業都能夠享受到物流總成本低于其各自分別直接裝運的成本,并且能夠節省建設產地倉的費用,提高產地倉的利用率,有效降低社會物流成本。例如京東、順豐、九曳等企業都可提供產地倉服務。
末端多渠道銷售,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
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原來以連鎖零售超市和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為主的銷售方式,將逐漸向線上、線下以及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向發展,滿足不同年齡段和不同消費習慣的消費者對農產品品類、質量、時效、價格的需求。傳統農產品銷售模式和新型銷售模式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共存。
(文字源于T1958營養餐食材配送管理系統,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