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咨詢
400-075-1863
售后咨詢
400-688-8750

蔬東坡微信公眾號
生鮮行業一直以來都是各方大佬眼中的香餑餑,但是去都是觀望、嘗試的態度。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生鮮食材配送一直被時效性與易腐性困擾。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生鮮行業仍然處于幼兒期。近幾年隨著互聯網電商的發展,生鮮配送行業在運營模式上有了很多變化,“互聯網+線下”被眾多企業嘗試,演變出了不同的運營模式。蔬菜配送有哪些配送模式呢?配送企業能通過什么方法獲取更多利潤?
蔬菜配送有哪些配送模式呢?
生鮮產品雖然是消耗品、品類豐富、單價低、易損耗、保質期短的特性。當又因為巨大的市場誘惑、互聯網與消費升級、資本介入的一系列條件下演變出了國內以美菜為代表B2B生鮮配送企業;興盛優選為代表的社區團購、每日優鮮與叮咚買菜為代表的前置倉和盒馬鮮生為代表的門店到家,這些主要是B2C模式。
以美菜為代表B2B生鮮配送企業主要是為商超、餐廳還、食堂與一些內部供應企業提供食材配送服務。根據企業業務情況來決定訂單量的多少,但是每個訂單的食材需求量大。但是因為物流時間占比較多,從供應商到配送物流中心,再從配送物流中心到用戶,加上國內冷鏈物流未普及,食材的新鮮度與質量需要企業特別關注與把控。
像前置倉、門店到家與社區團購則是B2C,主要客戶就是普通大眾。對于這些企業來說主要是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以促銷活動、低價戰略與商品品類來吸引消費真的目光,這三種模式有優勢也有劣勢:
前置倉像一個小型倉儲配送物流中心,離用戶近,但是對于企業前期來說是一個燒錢的過程,因為面積文員sku數量也會受限。
門店到家:主要是為了打通線上與線下流量一體化運營,主要發展城市是一二線城市,門店租金也會提高。雖然商品的SKU較多,但是客單價也會提高。
社區團購:相比于前置倉與門店到家,流量穩定,用戶粘性強,盈利方面也是最大的。但是對于團長的依賴性比較強,服務質量難以掌控,在sku方面難以保證用戶多樣化的需求。現階段的蔬菜配送模式主要是這四種,但是不代表在未來生鮮領域也只有這四種。企業在選擇蔬菜配送模式的時候要更具自身擁有的成本與企業定位來選擇,在企業未來的發展中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做好相應調整。
配送企業能通過什么方法獲取更多利潤?
現階段配送企業盈利有兩種,一種是價格差,一種就是對食材進行加工。價格差很容易理解,就是低價買入,高價賣出。而想要高價賣出,就要綜合考慮食材的品質與附加的服務,還有食材或者企業品牌化。食材加工,就是對食材進行包裝與半成品處理,對弈食材包裝的精細程度與食品的口感都有要求,包裝精細口感好價格自然就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