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咨詢
400-075-1863
售后咨詢
400-688-8750

蔬東坡微信公眾號
隨著現代消費人群消費升級,生鮮配送行業變得越來越受歡迎。生鮮產品具有易腐爛、保鮮度差、高頻、剛需的特點,這也就導致了我國生鮮配送行業必須依賴于生鮮供應鏈。
資本的輸血下,生鮮供應鏈發展迅速,特別是在今年疫情期間,無接觸配送更是發揮了很大的優勢。但是,時間久了,生鮮配送商也發現了一些生鮮供應鏈存在的一些問題。
2020年生鮮供應鏈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經銷商層級較長
目前國內生鮮行業的經銷商大致有3-4級,從產地采購商,再到街邊菜販、生鮮超市、農貿市場等地方,中間還要經過到大區經銷商、區域經銷商兩個環節。
過于冗長的經銷鏈條,本身就是我國商品流通環節長期以來的典型特點,而在生鮮配送行業,這一點尤為明顯。
因為生鮮產品不易儲存和運輸,且從原產地到終端消費之間的耗損率非常高,大部分生鮮企業,缺乏足夠的實力,可以做到各個環節全部包攬。
供應鏈耗損率較大
生鮮產品與其他標準化非生鮮產品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從產地到終端的物流運輸環節,會出現很大的耗損。
比如生鮮蔬菜,在每次搬運過程中,都會有一部分菜葉掉落,造成一定程度的生鮮損耗,含水量高的水產、果蔬等生鮮,也會蒸發掉部分水分,造成生鮮損耗等。
除了少數干貨類產品耗損率較低外,一般生鮮產品的耗損率在10%-30%左右。
產品保質期較短、周轉率要求很高
除了干貨類,生鮮產品保質期一般都較短,平均在3-7天。
在這么短的保質時間內,生鮮產品卻需要經過多個倉儲運輸等流通環節,這顯然對于各級倉儲設施、物流運輸人員的要求,都十分高。
冷鏈倉儲物流占比較低
生鮮產品儲藏運輸過程,對于溫度的要求十分嚴苛,而且不同類的生鮮產品需要不同的溫層來保鮮。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果蔬、肉類、水產品的冷鏈流通率雖然有所提升,但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流通率還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原因還是技術的差異問題。
供應鏈管理不到位
很多配送商在管理上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生鮮供應鏈運轉不順暢。這就會使配送商發展不順利,感覺越來越難做。
由于生鮮供應鏈條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管理上有更高的要求。
客戶對生鮮也是比較挑剔,一旦配送效率慢或者生鮮質量不好,客戶就會不滿意,下次就不會下訂單了。
總的來說,在今年疫情期間,生鮮配送行業還是依靠供應鏈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同時,生鮮供應鏈存在確實也給人們帶來了很多便利,也給生鮮配送商創造了利潤。生鮮供應鏈雖然存在的還有一些問題,但是時代畢竟在發展,未來生鮮供應鏈的問題一定會被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