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咨詢
400-075-1863
售后咨詢
400-688-8750

蔬東坡微信公眾號
要說做農產品配送怎么樣,那么就要從三方面說起,成本,盈利和未來的發展前景。
1.成本
無論是做什么類型的生意,都是要控制成本的,農產品配送也不例外。雖然說農產品本身的成本并不高,但是依然要在根源上控制成本,在農產品供貨方面需要以最低的價格拿到較優質的農產品,還有就是運輸途中注意對農產品的保存,延長其保質期,減少損耗的同時也是在控制成本。
2.盈利
農產品配送是否能做到盈利也是非常的關鍵,那么就要尋找什么樣的商戶會需要農產品配送,可以找到當地的生鮮超市,農產品零售店,生鮮電商,社區生鮮店鋪等等,他們都是需要農產品供應的,一旦農產品配送有了市場,那么營業額自然就上來了,也會實現盈利。
3.發展前景
現在人們對于農產品的需求量很大,并且對于農產品的要求業越來越高,所以在質量上嚴格把關,做好口碑及服務,農產品配送是不缺市場的。
我國農產品流通環節有何特點:
1.批發市場仍是我國農產品流通的主渠道
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當前我國農產品流通主要存在以下三種渠道:
一是以批發市場為核心的流通渠道。大部分農產品經由批發市場分銷,農產品批發市場仍然是農產品流通的主渠道,是我國農產品流通體系的樞紐和核心。
二是以企業或合作社為主體的農超對接和產地直銷流通渠道。預估該渠道承擔了全國20%以上的農產品流通量。
三是近年來蓬勃發展的農產品電商渠道。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農產品電商交易增長速度進一步加快。
2.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總的來看,伴隨著我國各項農產品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為我國農產品流通更加高效,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交通基礎設施是農產品流通發展的基石,沒有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就不會有農產品的大量流通。近年來,我國交通基礎設施發展迅速,國家對于交通基礎設施的投入也逐年加大,形成了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多位一體的網狀布局。截至2019年末,中國鐵路營運里程已達13.9萬公里,高鐵通車里程己達3.5萬公里。鐵路具有成本低、運輸量大、連續性高等特點。
3.農產品流通相關技術條件日趨先進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農產品流通過程中的各項技術水平也在逐漸提升。具體而言,相關的技術有:
第一,互聯網的普及。
這一方面讓農產品供求、價格信息更加透明,另外一方面與互聯網相銜接更多的新式的農產品流通模式正逐漸得到普及,農產品采購、銷售、營銷等依托于互聯網平臺都取得了比原本紙質平臺更好的宣傳效果;
第二,先進物流技術的應用。
HACCP認證、GMP認證等相關先進技術與管理手段被研發并應用到了農產品加工、包裝、儲存、運輸、保鮮、配送等物流環節中;
第三,信息化建設逐漸普及。
當前我國農產品流通體系在信息服務以及信息化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突出表現在:硬件設施上,利用計算機及現代通訊技術大大提高了農產品流通信息化程度,電子化、微機化、網絡化趨勢明顯。相關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進一步提高了我國農產品流通效率。
4.農產品流通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我國農產品流通體系不斷完善離不開政策體系的支持。
1)稅收優惠政策。
具體包括:自產農產品進入加工、流通領域免征營業稅;不斷降低農產品增值稅稅率,允許收購農產品扣抵進項稅額;農產品流通環節減稅范圍也不斷擴大;涉農企業所得稅優惠惠及產供銷各個環節;農產品交易市場在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方面給予優惠。
2)財政資金投入。
近年來,國家將中央和地方財政支農資金的一定比例,投入到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上,并逐年呈上升趨勢;同時還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給予建設及科研支持;
3)保有強大的農產品價格宏觀調控能力。
通過臨時收儲、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最低收購價等政策工具保持對農產品價格的強大調控能力;
4)初步建成了農產品質量標準制定、分級、認證、追溯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