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咨詢
400-075-1863
售后咨詢
400-688-8750

蔬東坡微信公眾號
3月5日,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重磅發布。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入實施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做好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風險排查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嚴格食品藥品監管,抓好校園學生餐、平臺外賣安全監管。
也是在此次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張家界市食品藥品檢驗所所長、九三學社張家界市委會副主委王涯提出了一項重要建議:“建立全國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平臺,直擊行業痛點。”
他強調,這一平臺將形成技術與監管的雙重解決方案,不僅能夠實現黑名單實時同步,還能通過大數據分析預警區域性風險,為食品安全監管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與此同時,全國政協委員郁瑞芬也針對校園餐信息化建設提出了具體建議。
她建言:“一是強化學校主體責任,提升校園餐質量,加強食材采購管理,確保新鮮度、安全性和營養品質,完善采購與源頭監管,建立有效的追溯體系;
二是推動校園餐信息化管理,實現營養食譜的在線制定、發布和調整,滿足學生的營養需求。”
隨著兩會的新聞熱議,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問題再次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牽動著數百萬生鮮配送從業者的心。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議題并非是一時熱度,而是近年來政策持續發力的結果。
自2020年起,全國各地已陸續推動食材陽光采購平臺的建設。例如,無錫自2019年啟動的蘇南模式,以及浙江自2022年全面推廣的“浙江校園食安在線”系統,均已實現區市互通,為行業樹立了標桿。
展望2025年,如何參與打造“食材陽光采購平臺”,無疑將成為生鮮食材配送企業最應關注的話題。
在政策引導、輿論推廣的造勢下,各地區將掀起一波新的“洗牌”潮。
而順應政策趨勢,配送企業如何抓住機遇、順利入局?
同樣,面對利潤空間壓縮、訂單流失、監管政策收緊等多重挑戰,食材陽光智慧采購平臺能否成為企業破局的關鍵?
它又如何實現學校、監管方、配送公司的三方共贏?
如果各地區的國資力量陸續入場,配送公司又該如何應對?
帶著這些疑問,蔬東坡特邀三位行業大咖,特別組織了這場“食材陽光采購平臺專題直播”討論會。
三位專家從不同維度深入探討食材陽光采購平臺的實踐與未來。
全面分享了技術賦能下的平臺創新解決方案、解讀政策導向與平臺建設要點、以及平臺落地成效與行業影響等關鍵問題。
01食安嚴管的盡頭 是陽光采購的大勢所趨
直播開篇,平臺實踐專家李老師就帶我們分享了一個如何判斷政策走向的關鍵觀點:食材配送行業的演變與政策導向的調整,始終緊密跟隨主要客戶群體新訴求。
尤其是近年來,因校園食品安全事故頻發及紀委加強對學生餐費監管,國家政策導向轉向校園食品安全和餐費監管。
因此,未來政策方向將聚焦于兩方面:一是有效的校園食品安全管控,二是校園食材采購過程的監管。
而基于以上行業政策大趨勢的導向,我們可以提取出未來生鮮配送行業相關的四大主流群體,以及他們對于陽光食材采購的訴求點:
監管方:包括教育局、市場監督局、紀委等,其中,紀委關注采購定價、資金流向等廉政風險點;市場監督局側重食材溯源、證件核查及后廚安全;教育局需要掌握各校每日采購數據;
消費者:以老師和學生家長為代表,追求食材新鮮度與價格透明度,要求從源頭到終端的可視化管理,提高民眾的監督權和知情權;
運營方:以生鮮配送公司為代表,需降本增效,通過數字化工具優化分揀人效、減少人工錯誤;
學校:關注餐食安全與質量穩定性與準時交付能力。
(蔬東坡食材陽光智慧采購平臺架構體系)
四方共性直指行業痛點——標準化、透明化、高效化。政策監管倒逼數據可溯,消費者與采購方依賴透明信息建立信任,而運營方通過數字化工具實現降本增效,最終形成多方協同的良性生態。
因此,食材陽光采購平臺的推行不僅是大勢所趨,更是各方需求糅合,達成統一共識的一個客觀上的最佳解決方案。
02危機還是契機?提高團隊這些能力是入局關鍵!
隨著國家對校園食材安全的日益重視,對于希望入局的企業而言,首先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一是具備一定的政府關系或平臺公司資源,因為這類項目通常由當地政府或平臺公司發起;
二是擁有扎實的運營基礎和團隊,尤其是數字化系統的運營能力,這是確保平臺高效運行的核心;
三是企業需從更高維度審視行業,轉變傳統經營思路,適應陽光采購模式下利益重新分配和利潤空間縮小的新常態。
目前,校園食材陽光采購平臺主要存在兩種合作運營模式:
重模式和輕模式。
重模式以蘇南模式為代表,由政府牽頭主導,聯合城投或政府投資企業進行集中采購和配送。這種模式需要承擔全面的經營管理職責,投入較大,屬于早期探索的深度參與模式。
輕模式則在全國范圍內推廣較快,其特點是采用輕運營方式,由運營公司負責商品管理、價格管控和食品質量監管等核心環節,而食材采購和學校配送則由原有供應商承接。
這種模式具有投入小、對現有合同影響小的優勢,既保持了原有供應鏈的穩定性,又實現了規范化管理,因此受到眾多配送商的青睞。
而無論是重模式還是輕模式,支持這些模式發展都需要團隊具備以下能力:
首先,團隊需具備強大的數字化運營能力,能夠熟練運用技術手段提升平臺效率;
其次,團隊需具備豐富的運營經驗和專業知識,能夠確保食材溯源、配送場地標準化建設、流程規范化管理等要求的嚴格落實;
最后,團隊還需具備標準化運營與跨區協同能力,通過模式創新和標準化運營,實現成功經驗的快速復制與推廣。
這些能力的具備將有助于企業在校園食材陽光采購平臺的建設中脫穎而出,實現可持續發展。
03行業大變天 利潤或低至5%以下 怎么活下去并活出彩?
如果說前面說的這些條件是拿到食材陽光采購平臺的入局門票,那么接下來討論的就是企業能否在這場行業變革中立足的核心關鍵。
在這場直播的連線環節中,主持人與客戶代表周老師聊到了一個關鍵問題:
“有消息稱未來政府可能會控制食材價格差,將供應商的利潤控制在5%左右!高盈利模式即將成為過去式。”
對此周老師坦誠地分享了他的觀點:
“首先,這一消息確實屬實。實際上,部分政府正在推行公益模式,未來可能連5%的利潤空間都沒有。特別是在國家營養改善計劃中,由于是純財政補貼,不允許有任何差價。對于學生自費部分,雖然目前還有一定的利潤空間,但趨勢很明顯,未來將走向微利甚至于半公益化模式運營。”
這相當于拉開了新一輪內卷的序幕,利潤模式的重構迫在眉睫,企業不僅要“走量”,還要“走質”,這對團隊的考驗非常大。
如何在微利模式下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每個企業必須思考的核心問題。
①利潤模式重構:從高利潤到微利運營
在傳統模式下,企業主要通過供應鏈差價和商品銷售獲取利潤,但在陽光采購平臺的新模式下,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企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利潤模式的重構:
收益結構轉型:從依賴商品差價轉向以運營服務為核心收益來源。企業需要通過提升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獲取更多的服務收益。
成本控制:在微利模式下,成本控制尤為重要。企業需要通過數字化手段優化供應鏈管理,減少中間環節的浪費,降低運營成本。
規模化效應:通過擴大服務范圍和增加訂單量,攤薄固定成本,實現規模經濟。
②團隊能力升級:迎接微利時代的挑戰
微利模式對企業團隊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數字化運營能力:企業需要具備強大的數字化系統運營能力,能夠通過技術手段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例如,利用大數據分析優化配送路線,通過智能系統實現食材溯源和質量管理。
精細化運營能力:在微利模式下,企業必須做到精細化運營,從每一個環節中“摳”出利潤。例如,優化庫存管理、減少食材損耗、提升配送效率等。
創新能力:企業需要不斷創新,探索新的盈利點。例如,開發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務,如營養餐定制、食品安全培訓等,以拓寬收入來源。
04微利時代下的突圍 巧用數字化重塑行業競爭力
在微利模式的常態化趨勢下,食材配送企業面臨著利潤空間壓縮和運營效率提升的雙重挑戰。如何在這一背景下實現突圍?數字化成為重塑行業競爭力的關鍵。
首先,企業需要優化合作模式,與政府、平臺公司和學校建立深度合作關系,探索多元化的利益分配機制。例如,通過食材陽光智慧采購平臺,企業可以實現與各方的無縫對接,確保訂單分配、食材配送和資金結算的高效透明。這種模式不僅滿足了各參與方的核心訴求,也為企業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其次,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至關重要。通過高質量的服務和高效的數字化運營,企業可以進一步拓展利潤增長點。
以蔬東坡食材陽光智慧采購平臺為例,其通過信息化手段解決了傳統管理模式的痛點:
智能設備應用:后廚AI監管確保操作合規,智能售貨秤保證食材采購過程陽光透明。
全流程數字化管理:從學校下單、平臺分配訂單到供應商配送,各方在平臺上實時上傳食材質量和溯源信息,監管方可全程監控,實現公開透明。
高效運營系統:平臺集成了多維度食材價格管控、智能化菜譜制作、便捷對賬等功能,顯著提升了運營效率。
此外,蔬東坡平臺還通過“一個中心、六大運營系統、十個核心亮點功能”構建了完整的數字化生態。例如,大數據監管系統支持多維度溯源和實時監管駕駛艙,校園后廚管理系統和家校連管系統則進一步提升了食品安全監管和運營效率。
數字化不僅是工具,更是企業在微利時代下實現突圍的核心驅動力。通過優化合作模式、提升品牌競爭力,并借助食材陽光智慧采購平臺的數字化能力,企業可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可持續發展。
結語
行業變革帶來的不僅是挑戰,更是機遇。雖然利潤空間被壓縮,但通過收益結構轉型、團隊能力升級和關鍵決策優化,企業依然可以在微利模式下找到新的增長點。
未來的競爭將不再是單純的價格戰,而是服務、標準化和數字化運營的綜合能力比拼。只有那些能夠快速適應變化、不斷提升核心能力的企業,才能在這場行業大變天中活下去,并活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