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咨詢
400-075-1863
售后咨詢
400-688-8750

蔬東坡微信公眾號
生鮮新零售的出現,各大生鮮電商平臺都有著不同的終端服務體系、倉儲布局,來更好的服務消費者,可以看做是終端流量獲取成本、后端供應鏈效率不斷優化的過程。各家在“最后一公里”的戰事告一段落后,又迎來一個更大的問題:第一公里。
“第一公里”一經出現,便成為生鮮零售大戰的制勝關鍵。
生鮮新零售存在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市場上,不同企業對生鮮新零售問題解決的方案上不盡相同。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堅持數字農業,在產銷兩地,持續建設數字集運中心。先推進“從產品到商品”的預處理、流轉,再推進“從商品到品牌”的溢價提升,試圖以自營模式,構建一張標準化的數字化農產品流通網絡。
美團
美團一方面借助旗下快驢,憑借已建立的倉配網絡,深入原產地拓展供應商;另一方面,美團旗下資本自2017年起,相繼投資了誼品生鮮、肉聯邦等食材細分領域企業,則直采與投資并舉。
美團還進行供應鏈端的資本連接布局,已助力旗下美團買菜、小象生鮮等生鮮零售平臺。
拼多多
拼多多想通過用戶數據反哺種植端結構,在2018年便提出“一起拼農貨”計劃。
截止到去年,拼多多已帶動數萬新農人返鄉創業,并一直在推進“拼購+產地直發”模式。
興盛優選
另外,在長沙本地頗具聲量的社區生鮮電商-興盛優選,則主要通過搭建平臺,聚集區域市場內的近場供應網絡,以輕資產的方式,對接供需兩側。
興盛優選在策略上,興盛優選則采用“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深入地級市、縣、鄉鎮等下沉市場,集中助力區域市場下,社區團購場景下的生鮮消費。
每日優鮮
每日優鮮是以前置倉為特色,聚焦一二線城市。與深耕下沉市場的興盛優選等社區團購不同,每日優鮮的定位更為精準。
另外,每日優鮮已經宣布成立“百億俱樂部”,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對生新供應商進行研發、品牌、渠道、數據、資金、資本六大賦能,預計投入100億,進一步強化上游供應鏈網絡,按照80%源頭直采、50%聯合品牌、20%戰略投資的模式,與供應商共同建設生鮮供應鏈生態。
總的來說,放眼整個生鮮新零售行業,一場爭上游賽跑已經開始,“第一公里”已經成為游戲是否勝利的關鍵詞。可以毫不夸張的說,誰能夠率先建立新零供關系,誰就極有可能成為這游戲中,最先跑到終點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