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咨詢
400-075-1863
售后咨詢
400-688-8750

蔬東坡微信公眾號
就在前幾天,海底撈有出現大動靜:海底撈“扎根”北京朝陽區一社區,開起了火鍋食材超市。該超市既是超市,又是自提點,類似于生鮮電商的前置倉模式;同時定位于消費者“餐桌”,或將成為生鮮行業又一新模式。
一、海底撈“外賣”配送模式
類似于生鮮電商前置倉模式,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突出亮點就是,自設自提點,承擔外送配送功能。
消費者可以通過美團、大眾點評等軟件下單,配送方式上有外賣配送方式、站點自取方式兩種。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吃火鍋是一種潮流,對于一些因為上班,而沒有時間選購食材,就可以直接線上訂單,線下配送 。
此外,消費者還可以在門店現場選購食材,包裝后即可提走。
海底撈在此之前,已完成了密集的外賣站點布局,再加上自身擁有成熟的外賣運營體系,“外賣”配送模式的實施,又讓消費者多了一個消費的渠道。
二、“到家消費”場景
今年疫情期間,海底撈就一直在探索“到家消費 ”的消費場景,半成品菜就已經取得不錯的成功。
對于火鍋外賣服務,海底撈在一塊已經運用的得心應手,而且相比其他食材超市玩家來說,海底撈有不少天然優勢。
從產品端來看,依靠蜀海、頤海這兩大強大供應體系,海底撈研發能力強。
對于一直開發的火鍋底料、蘸料、自熱火鍋等,產品輸出穩定性強,再加上今年生鮮食材超市的試水,海底撈“到家消費”場景,SKU豐富,正在厚積薄發。
三、品牌力影響大
海底撈不僅能敏銳感知到市場動向,還有著強大的顧客口碑,一直面向C端消費者服務。
天冷就想吃火鍋,已經成為一種“捆綁式”的消費需求。吃火鍋首先想到海底撈,這就是品牌力的影響。
四、供應鏈
海底撈品牌上的優勢,門店上千家,遍布全國大多數區域,在行業競爭中占領著絕對的位置優勢。
在門店的布局下,生鮮供應鏈網也基本形成。強悍的供應鏈體系,再加上強大的管理組織力,海底撈深入社區開食材店,就是經營模式上,一種新的“升華”。
海底撈食材超市,以到家消費為切入點,不僅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也能豐富自己的餐飲賽道,為自身供應鏈賦予更多的能量。
總的來說,海底撈現在的餐飲野心越來越大,進軍社區零售是其占領生鮮市場的另一種渠道。但是對于生鮮行業而言,光有野心是不夠的,海底撈生鮮食材價格偏貴,“性價比”上占劣勢,是否能在市場上掀起水花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