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咨詢
400-075-1863
售后咨詢
400-688-8750

蔬東坡微信公眾號
怎樣做好社區團購,如果是掌握基本的營銷能力是基本手段,那么社區團購平臺本身的供應鏈能力就是核心關鍵。
一個不錯的社區團購供應鏈,一定是具有非常大的利潤空間。在采購商,企業可以用最低的價格拿到最優質的產品,在物流配送上,不僅需要利潤大,而且也要盡量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完成團購訂單。
在傳統的生鮮采購中,供應鏈非常復雜,農產品流通從個體農戶開始,經由生產合作社——產地批發市場——銷地一級批發市場——銷地二級批發市場——社區農貿市場——最終抵達商店、餐廳或是個人。
一般來說,社區團購的運營人員,都希望以原產地直采直供來削減中間成本,獲取價格上的優勢。
社區團購供應鏈的發展水平
供應鏈的發展水平從供應商來看,現在都是本地的一批或者二批供應商,能掙錢或者上規模的供應商可能只占到整個社區團購供應商群體的10%。
從商品來看,在品牌端,社區團購的品牌商品與其他流通渠道的商品沒有大的差異。未來增加4倍的流通規模,對品牌商品的影響會更加大,品牌商能否跟上進度提供不同的商品?或者說其他不那么成熟的品牌商家能否跟上發展的速度進入這個市場?
在質量端,為了強化低價、優惠、性價比,社區團購的商品要次與其他渠道。生鮮是次等商品,標品可能是改了成分。當然,這些對于目標人群和下沉市場而言沒有特別大的問題。畢竟這比在鄉鎮買到”康帥傅“一類的貨更好。
從加工倉/共享倉來看,基本為零。加工倉全靠供應商自建,抗波動能力弱,規模出貨能力弱。因為絕大部分一批生鮮供應商是沒有加工能力的,越是優質的一批越沒有加工能力,因此擋住了大量的優質供應商入局。共享倉全靠第三方提供,但是還能滿足業務需求。
從配送端來看,絕大部分做生鮮的一批供應商是沒有配送能力,也沒有長期合作的配送公司。做標品的一批供應商普遍都有自己的配送隊伍或者長期合作的配送公司。
因此,配送能力也阻礙了生鮮供應商進入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