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咨詢
400-075-1863
售后咨詢
400-688-8750

蔬東坡微信公眾號
昨日原本一場高大上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卻讓百度掌門人李彥宏一段無人駕駛的視頻搶了風頭,還被交警盯上了,恐觸犯中國相關法規,北京交管表示目前正在調查該事件。就在李廠長測試自主開發改裝的無人駕駛車的同時,地球的另一端也在進行一場跨世紀的實驗,據外媒報道,英國生鮮電商Ocado目前正在倫敦街頭進行為期10天的無人車送貨技術試驗,通過無人車CargoPod將貨物從倉庫直接發送至用戶家門口。
據了解,這輛迷你無人駕駛送貨卡車擁有8個雜貨箱,可容納128千克的貨物,可完成在三公里的住宅街道上自動駕駛送貨,送達后消費者輸入密碼解鎖雜貨箱取貨。
Ocado的首席技術官Paul Clarke表示:“Ocado的無人車送貨將在2021年前投入使用……”,官方信息稱,這一技術可能會在十年內向全球推廣。為促進無人駕駛車發展,早前英國政府還公布了自動化和電動車輛條例草案,可見,英國政府方面對這一新型零售業態是持積極鼓勵的態度。
其實,早在20世紀70年代,發達國家便開啟了對于無人駕駛車的研究,國內對此方面的研究也可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2014年5月百度發布啟動無人駕駛汽車研發計劃,3年后伴隨一場AI開發者大會轟動一時。伴隨隨著人類對人工智能研究開發的不斷深入,AI在給人類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不斷的在沖擊著行業經濟的發展。正如同此次引發眾人關注的無人送貨車(駕駛車),新科技能否如同Ocado官方表示一樣順利在中國推行,無人送貨車將給生鮮配送帶來什么?
首先,國家法規的限制,如同昨日李廠長無人駕駛車被調查一樣,根據現行法律法規,機動車上路行駛,必須同時具備車輛行駛證、駕駛證,而要辦理車輛行駛證,必須符合工信部許可的車輛型號目錄;駕駛證則必須由自然人來申領。在現行法律框架下,無人駕駛車輛顯然不存在這種可能。但并不絕對,上個月已啟動國內首個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封閉測試區,車企有機會在模擬100種復雜道路狀況下進行測試。工信部也就《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征求意見,其中初步確立了95項無人駕駛標準。也許無人駕駛車的誕生并推廣并不會太遠。
其次,來自人工勞動力市場的排斥,人工勞動者對替代性的機器技術的反抗歷史悠久,比較早且具標志性的反抗活動發生在工業革命時期。自動織布機的投入使用導致大批織布工失業,失業的織布工聯合起來采取了搗毀機器、工廠的極端抗爭行為。然而人類對機械、互聯網智能的開發研究從未停止腳步,無人送貨車投入必然會對現行的物流模式,物流勞動力市場造成極大的沖擊,引發反抗并不難想象。然而不論是消費者或是供應商,都不太愿意支付商品之外運輸費,尤其生鮮行業,其中以冷鏈物流甚,費用和技術較于一般物流要求更高。無人送貨車若能有效降低配送成本,推廣過程必然會在阻擾中不斷前進。
由此,在AI技術日漸成熟的前提下,無人送貨車在生鮮物流業推廣似乎并不是不可能。相反,生鮮電商B2B配送更適合用無人車來做,第一,配送時間單一穩定,生鮮電商B2B是周期性較強的事情,每天配送時間點基本定在早上或晚上,單一且穩定;第二,配送線路固定,對酒店食堂等客戶的配送地點非常固定,而且線路基本上不變,便于制定無人駕駛線路;第三,貨品配送品類、數量較穩定,供貨商針對固定客戶訂單的配送量基本穩定,對車體設計要求不大。第四,增加生鮮電商配送毛利,生鮮配送毛利比較低,如果能夠把配送成本節約下來,利潤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