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咨詢
400-075-1863
售后咨詢
400-688-8750

蔬東坡微信公眾號
本來生活網自2012年上臺以來已經8年多了,在頭5年多的時間里,與大多數同行一樣,沒有盈利。期間生鮮電商企業的戰略大同小異。用燒錢來確保流量,擴大市場規模,但是幾乎沒有任何成效。而沒有補貼后很多顧客也會離開。今天我們就來講講本來生活配送范圍,本來生活盈利之道。
生鮮賽道一直飽受非議,但已經公布盈利的生鮮電商本來生活打算繼續擴大。12月18日,本來集團下的本來生活宣布與順豐合作,升級生鮮冷鏈,將生鮮配送區域擴大到全國28個省行政區。
面對粘性不高的客戶和高企業成本,在本來生活內部,開始了企業下一步該怎么走的討論。經過內部激勵爭議,2016年7月喻華峰果斷決定,不再燒錢補貼用戶,而是將整個公司轉變為“有效益的增長”。喻華峰認為,在同行還在搶流量時,這個操作無異于冒險,但這樣可以使運營成本大大降低。一旦確定了目標,本來生活就會找到自己的節奏,在精確的用戶定位、產品質量、物流配送、成本控制等方面發揮動力。
從源頭挖掘質量。居民的收入增加和消費增加,使得愿意為生活質量花錢的用戶正在增加。尤其是國民關注食品安全的情況下。生鮮電商很清楚食品安全和產品質量對用戶至關重要,但這一點也不好掌控。消費者升級后愿意為提高生活質量而付出代價,要抓住這個客戶,產品質量管理是關鍵。
物流保時效。按生鮮本身的特殊性,“安全、質量、新鮮”要一直作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從源頭到到“最后一公里”都需要嚴陣以待。水果、蔬菜、海鮮、肉類的保質期都是有限的。數據顯示,果蔬、肉類等生鮮商品的貨物損失率在3%至10%,非生鮮產品的貨物損失率遠低于此,有些只有千分之幾的貨物損失率。因此,為了確保產品的質量和新鮮度,減少貨損,倉庫物流也要趕上。
不僅是倉儲,物流配送對生鮮電商企業來說也很重要。在物流配送商,本來生活自建物流微特派有限公司開通今夜達、次日達服務。為了滿足不同食品從出庫送到用戶的溫度要求,本來生活還開發了專門的冷鏈保溫黑匣子。蓄冷更長,而且環保,可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