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咨詢
400-075-1863
售后咨詢
400-688-8750

蔬東坡微信公眾號
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體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把目光投入在進口食品上。進口食品更多的滿足了消費者對于新鮮口味的體驗。但是,廣大消費者怎么能保證吃到嘴里的進口食品是原產和安全的呢?進口食品日期里會存在哪些貓膩呢?下面我們就來探尋一下如何分辨進口真偽。
驗證食品條形碼,無懼進口“注水”
很多消費者都在擔心網上代購進口食品是偽造生產日期,花了錢心里還不好受。那么如何才能利用條形碼這一點分辨出來呢?一般來說,每一個國家進口食品包裝上的條形碼前幾位數都是不一樣的。例如中國條形碼一般以690~695開頭,日本條形碼一般以490~499開頭。所以對于進口食品日期的真偽我們能利用這一點先驗證一下。
查看配料表,輔助鑒定食品安全
在選購進口之前,消費者首先要注意的地方就是一定要看清包裝上面的配料表。由于中國政府一向高度重視進口食品安全,所以普通進口食品上的配料一般都是值得信任的。但個別乳制品,比如包裝上著重推銷“鳳梨”賣點,但是很有可能里面僅僅摻雜了零星果粒。而又看不懂進口食品配料表的話,那么也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體驗。
各國對于食品保質期的方針
很多消費者反應,進口食品的保質期標注和國內的并不相同。這是由于各國,對于食品保質期的規定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日本對與食品的保質期分為“消費期限”和“賞味期限”,它們的相關政策非常嚴格。“消費期限”用于容易腐爛的生鮮食品,“賞味日期”多用于標注品質不容易變壞的加工食品。比如罐頭等。那么美國的食品包裝上的日期分一般會根據食物的性質來標明。首先食品外包裝箱上統一必須標注截止日期,其次就是“最佳口味期”,指的是的是食品的最佳享用期。還有“食用期”,即食品的最終食用日期。
其實有關進口食品的知識點,還有很多。比如各類食品的保質期也是不一樣的。有關專家建議,作為消費者,要學會鑒定進口食品,注重食品的儲存條件。養成在購買進口食品之前查看標簽標注保質期的習慣,不要購買以及食用過了保質期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