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咨詢
400-075-1863
售后咨詢
400-688-8750

蔬東坡微信公眾號
目前國內生鮮電商零售商利潤壓力較大,最根本原因在于生鮮供應鏈環節多、鏈條長且損耗較大,上游生產經營分散、中間物流配送環節層級多,致使終端零售環節的毛利被嚴重擠壓。
因此,對生鮮供應鏈條進一步拆解和分析,是生鮮電商運營研究的重要基礎和前提。
做生鮮電商為什么掙不到錢?
關鍵還在于生鮮供應鏈!
生鮮供應鏈3大痛點分析如下:
1,上游:生產經營分散,標準化程度低
生鮮生產地域性明顯,供應源頭分散。受到生鮮產地分散且分布不均、機械化水平落后等原因影響,我國生鮮生產源頭仍以分散的小規模經營戶為主,規模化的農業生產基地占比較少,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階段國內生鮮產品同質化嚴重、標準化程度低。我國農業生產長期以來“小農生產”為主,同時農業自動化技術有待發展,從源頭導致國內生鮮品類難以標準化。
2,中游:流通層級多、損耗成本高,致使生鮮產品加價率高企
傳統農產品流轉環節多。我國生鮮農產品流通環節層級較多,終端零售商難以深入前端進行規模化的采購,因此源產地的采購一般由產地的采購商完成,收購完成后在當地的批發市場出售,再通過常溫物流運至農產品批發市場進行一級和二級批發,最終運至農貿市場、社區超市等零售終端。
生鮮冷鏈覆蓋率低,損耗率遠高于發達國家。冷鏈物流是生鮮履約體系的核心基礎之一,相比發達國家,我國冷鏈物流倉配投資仍處于早期階段,有待提升。
3,下游:傳統農貿市場仍為主要渠道,超市、電商市場份額上升明顯
農貿市場目前仍是國內最主要生鮮零售渠道。我國生鮮行業零售渠道可分為傳統渠道(農貿市場等)、生鮮超市、線上電商、社區便利店等,其中農貿市場憑借鮮活度高、價格親民等優點仍是生鮮零售的主渠道。
隨著新渠道加速崛起,傳統產業鏈仍存在鏈條長、環節多、整體效率低的問題,隨著冷鏈物流的建設以及新生代消費者群體占比增加,生鮮超市和電商乘著新零售的東風,依靠優化農超對接環節、縮短物流時間、降低損耗等優勢成為后起之秀。
在我看來,2021生鮮電商未來比拼的是,能夠持續穩定提供高性價比產品的供應鏈,及精細化運營的能力。對于很多中小型企業來說,供應鏈搭建成本過高,而最便捷的方法則是尋找穩定、有能力的企業進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