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咨詢
400-075-1863
售后咨詢
400-688-8750

蔬東坡微信公眾號
互聯網巨頭企業相繼投入大量資源入局生鮮社區團購,“社區團購”成為互聯網行業及資本市場熱議的話題。在購物、打車、外賣這些熱點之后,賣菜幾乎成了互聯網的又一個風口。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目前有2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從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26日,國內社區團購類電商領域共發生26起投融資事件,共計融資超117億元。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社區團購的優勢大嗎?
社區團購,是社區團購采用模式,通過聯合社區小店經營者、寶媽等“團長”人群,為居民提供生鮮食品和日用品的方式。不可否認,社區團購的方式在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間,在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費方面顯示了十足的優勢。
由于社區團購基本邏輯是“預售、次日達、自提。這樣商家不用積壓庫存減少了損耗,也不用墊付資金,減少了傳統層層渠道商抽成的流通方式,沒有店面經營銷售費用,使得整個供應鏈成本大幅度減少。另外,社區團購由于是線上訂貨,用戶只需動動手機就能買菜,提貨點又很密集,這也迎合了年輕人懶惰的心理。
這無不展示了社區團購更大的發展空間。
社區團購挑戰、隱患有哪些?
1.挑戰:對賣菜商販的影響
很明顯,在巨頭的砸錢補貼下,最終遭殃的將是巨頭們看不見的菜市場大媽。由于效率、價格都競爭不過巨頭,最終的結局必然是被市場所淘汰。因此,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強調了平臺經營者不得以不正當競爭方式獲取交易機會或競爭優勢,并因此損害其他經營者或消費者合法權益。
2.隱患:互聯網巨頭能否壟斷
從過往的外賣、打車、共享單車等幾次混戰中,不難發現,互聯網公司競爭的邏輯是,燒錢補貼→獲得市場份額→資本注入→再補貼→壟斷市場→抽成盈利。
可以猜想,倘若社區團購也如外賣一樣形成壟斷市場,巨頭們將利用壟斷優勢壓榨供貨商,包括賬期延長、扣點增加、流量費漲價等等,而供貨商只能被迫接受不斷上漲的價格。最終影響的,還是我們自己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