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咨詢
400-075-1863
售后咨詢
400-688-8750

蔬東坡微信公眾號
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追求生活質量,為了追求更生鮮、質量更高的食物,生鮮產品大受歡迎。而生鮮供應鏈提供從上游原料到中間的冷鏈運輸鏈路,以及從終端消費市場到終端消費市場的完整產業鏈。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生鮮供應鏈的現狀,生鮮供應鏈行業的發展前景。
生鮮供應鏈現狀
產品流通半徑小,滯脹正常
一是生鮮生產具有季節性和周期性,由于國內蔬果都是固定季節收獲,使生鮮從收獲到消費的時間周期短,在此期間,生鮮運輸必須解決實時運輸的問題。二是生鮮上游更加分散。大多數個別用戶是“小生產”方式,與歐美等國家的農場式“大生產”方式相比,這加劇了物流流通的困難。國內從事農業人口為2 . 27億人,單位耕地面積遠高于成熟國家。
流通環節多,損失率大
流通環節,循環鏈長,產品損失大。國內生鮮總損失率較高,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農產品冷藏加工方面,產品保鮮化運輸率較低,而歐美成熟國家的產品保鮮率整體保持在百分之六十以上。
基礎設施短缺、需求和供應顯示出區域不對稱性
目前我國的水果蔬菜、肉類、水產品的冷鏈流通率,與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有很大差異。長途運輸需要更好的基礎設施,而從冷藏卡車和冷藏的角度來看,國內的基礎設施嚴重不足,因此生鮮的運輸半徑較小,本地化消耗大(一般1-20公里),而在需求相對旺盛的地區,供應不足、產品價格較高,而運輸過程中損耗較大,供應和需求不平衡。
生鮮供應鏈行業發展前景
從上游農業來看,農業機械化程度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農業機械化程度越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生產率就越高,生鮮供應鏈的供應端生產效率越高,確保滿足終端消費市場的需求
從中游冷鏈運輸方面來看,目前國內冷鏈物流市場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但冷鏈物流的基礎設施水平需要提高,對于不同產品的運輸,尤其是生鮮產品的時效性和保存,冷鏈物流技術仍然需要升級、優化。
從下游終端消費市場來看,目前生鮮供應鏈主要集中在農貿市場、小型餐廳等領域,因此推行了我國的“農改超”政策,隨著超市和生鮮電商企業的渠道滲透率上升,預計今后農貿市場的占有率將大幅下降。與此同時,電商、宅配等新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大。